●高能地產(chǎn) 黃宏偉
7月22日,我們來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伊金霍洛旗,有幸拜謁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感悟了蒙古族那段輝煌的歷史。
伊金霍洛即蒙古語“帝王陵墓”的意思。陵園地處沙漠之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具蒙古特色的、凝實厚重的“山”字型門景 ——“氣壯山河”。“山”字型門景由巨大的石塊砌成,東高16米,西山18米,墻面上刻有人頭像、文字和花紋,凹凸不平。最引人注目的中間一豎,由圓形石柱構成,石柱上聳立著一匹前蹄騰空飛奔的駿馬,駿馬上騎著一位英勇神武的蒙古武士,右手執(zhí)一頂帷幡,左手握軍刀,兩眼遠眺蒙古草原,整個雕像高21米,他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是古代蒙古族的杰出領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元史·太祖》贊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賦予他“一代天驕”的稱號;著名的學者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曾稱他為“世界最偉大的征服者”。
從“山”字中間而過,緊接著就看到由鐵騎布成的大型軍陣——鐵馬金帳。氣勢磅礴的鐵騎由鑄鐵鑄造而成,每座鐵騎雕像足有幾百公斤重,形態(tài)各異的蒙古武士背著令箭,手揮蒙古刀,在冷冷的寒風中挺頭向前方邁進。在軍陣中央,由兩排、每排12頭精壯的猛牛拉著成吉思汗的營帳,營帳是蒙古包形的。后面是由一排8匹牛拉的蒙古包形的營帳,分別是王后和大臣們的官輦。軍陣的后方,則是可愛的山羊和揮鞭的牧童等雕塑,顯示游牧民族的特性。整個雕像群讓我們感覺到當年成吉思汗大軍鐵馬金戈征討時的龐大氣勢。
走過雕塑群,就進入了地面上標有文字標記和顏色不同的“亞歐版圖”,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示蒙古帝國橫跨亞歐的疆域圖。公元1206年,孛兒只斤部落44歲的酋長鐵木真被推舉為大可汗,號稱成吉思汗,此后的60多年間,蒙古帝國共發(fā)動5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鐵蹄踏遍歐亞大陸面積約3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域,建立了一個規(guī)模空前的龐大帝國。
再向北游覽,就是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了,它是世界上唯一收藏、展示、研究蒙古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以蒙古文字“汗”為造型(從空中俯視)的建筑。該博物館為一層建筑結構,分9個展廳,內(nèi)墻上長達206米的《蒙古歷史長卷》油畫,是世界上最長的油畫,記錄了成吉思汗從出生、長大、西征、東征、統(tǒng)一蒙古各部、到元朝建立、到蒙古人退出中原的歷史。206米長的畫卷,記錄了他的一生,以及他所建立王朝的全部歷史,時間跨度206年。畫卷內(nèi)容十分豐富,印象最深的場景有:鐵木真出生,偉人出生一般都有特別的事情發(fā)生,他出生時,雙手緊握,其中一只手緊握著一塊“血凝塊”,預示著他不同常人的一生充滿血腥和殺戮;鐵木真立汗的場面,部落擁護他作為部落的手領,成為成吉思汗;收服哲別的場面,這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描寫的場景,顯示他的部落日益強大……。展廳中央展示的蒙古族用品和文物,讓我們對這個馬背上民族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有了更深地了解。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兩次南征,先后滅金和南宋,于1279年徹底終結唐以來的分裂局面,使四分五裂的中國再次實現(xiàn)了大統(tǒng)一。元朝自1271年建國至1368年滅亡,歷時97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起來的,以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為主的政權。這個朝代,地域廣博,軍事嚴整,在經(jīng)濟、文學和科技等方面都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成就。
瞻仰中華民族史上威震天下、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長眠之地,我浮想聯(lián)翩,產(chǎn)生了頗多的人生與歷史感悟。在紛繁的思緒里,不僅有對成吉思汗時代拓疆擴土情懷的敬佩,也有對近代內(nèi)蒙古脫疆攫土傷感情懷的感慨,還有對當代世界和平與當今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祈望。
@1997-2017版權所有:江西高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 南昌網(wǎng)絡公司 珠峰科技